作者: 小编 浏览: 日期:2024-02-03
高等艺术院校认真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创造之精神贯穿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把握时代脉搏,感通人民之心,探索开拓出一条中国艺术教育自主发展的有效路径。
习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也具有深远意义。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对于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关键在于以文明互鉴之胸怀和世界眼光,思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文明之关系,探索出一条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之路。
习文化思想有着宏大的文明史观、深远的历史意识。其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其路径是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在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提出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19年,习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2021年,习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2023年,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纲举目张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法,更是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向现代的根本路径。
为了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在中国传统社会史和思想史脉络中存在怎样的精神基因,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在中国思想史的诸多学术流派中,无论是史学还是经学,都包含着经世致用、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精神。尤其是在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中,更是以“民”作为中心,呈现出对“公”和“平等”的价值追求。这种“天下为公,觉民行道”的精神基因,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引发强烈共鸣的思想根源。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中说“继承遗产,转过来就变为方法”。这句话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路非常重要。如何从继承遗产转过来,进而变成解决当代问题的方法?有他明确的思考和实践。在延安时期,谈得最多的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文中称赞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四个字铭刻在岳麓书院的匾额上,给青年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延安时期的一系列思想论述中,借用了这一理念来会通马列思想,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使中国革命的自主性在思想上得以确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传统社会史和思想史中存在着明确的社会主义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与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有着先天禀赋上的默契。坚持“两个结合”,要在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言之,“两个结合”与“两创”不但是目的,更包含了方法和路径,也就回答了当今文艺工作、艺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新时代何以为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众多原创性思想贡献。
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国际主义的最新发展,是从格局和道义上对西方中心主义、地缘政治和“新冷战”思维的超越。“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及其实践,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现代万隆精神和“第三世界”运动的继承与发展,蕴含着对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资本空间再生产”的克服与超越。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蕴含着对西方新自由主义“大市场、小政府”话语和垄断资本主义、平台资本主义的超越。“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共同富裕”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和实践路径的创新,蕴含着对西方“资本-市场”二元驱动的发展逻辑的超越。“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对中国传统天人观半岛官方体育、自然观的继承和创新,蕴含着对西方现代性发展模式及其“环保-发展”二元困境的超越。
以上五个方面都是新时代的理论发展,其中所蕴含的“共同价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理念。这五个方面,都体现出新时代之新。而习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新时代又一重要的原创性贡献,具有全局性意义——“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开辟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东西,文化是无用之大用,如同水墨画中的水,如同空气一般,视之不见,但不可或缺。正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文化思想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习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就是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在艺术领域,守正一方面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另一方面表现在坚持文化自信;创新一方面表现为直面新时代、新现实、新命题、新经验的艺术探索,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对文艺创作来说,其责任是发掘出新时代中国人内在的品格、价值与精神动力,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习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艺术创作国家队立身,高举“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旗帜,参与历次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绘就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的时代画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厅展示的新中国美术经典作品中,逾半数由中国美院师生校友创作,被誉为“国博中的国美现象”。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学校有30余件作品在中国历史展览馆展出,描绘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救亡图存”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壮美图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美院师生在国家各项重大美术工程中表现突出,入选作品近500件。
在中国历史展览馆外的广场上,矗立着美院团队创作的大型纪念雕塑《攻坚》。这座雕塑的创作历时三年,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感受到了来自三种眼光的凝视:一是历史的眼光,作品的艺术品质一百年后依然要立得住,而且造型和手法要体现新时代的气质,这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二是世界的眼光,要有中国气派,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同时能感通世界,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这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三是人民的眼光,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同时又要用作品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格,这是人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人民的眼光,每一种眼光背后都包含着一对辩证统一——这是习文化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文艺的重要价值尺度。
习明确提出:“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未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创造之精神贯穿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更好实现中国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对于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当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新时代中国青年身上养成一种社会感知和现实感觉,建立起他们的家国意识和历史责任。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教育主张,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等理念的基本路径。对内,把上溯至诗经时代的“采风”传统,转换成为社会感知与乡土重建的行动,致力于以身心发动的艺术实践,探索自然教育、审美教育、生活教育的融会贯通;对外,结合不同地方的禀赋和特点,构造乡土工作站,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乡土学院网络”,连接教室与社会发展的进程,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打通学科的知识、社会的知识、生活的知识。
守正创新,自信自强,新时代艺术教育秉承一种继往开来的自新之道。在数千年文脉传承中,中国艺术经过一次次形制拓展和笔墨语言的演进,形成了一套完整、自洽的美学表达体系。同时,我们也需要尽可能地梳理清楚:中国艺术的观物、感兴以及表现方式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中国艺术创造出了怎样的情志、意韵和品格,构成了怎样的思想观念和话语体系?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如何去理解和传承这个体系背后的世界经验,如何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使这种经验得以兴发与传承?在世界艺术史的跨语境视野中,中国艺术激发了怎样的美学经验和文化意识?在当代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在现有的艺术教育体制中,传统艺术如何延续其固有的文化根性和自我创生机制?这些都是亟待当代艺术教育工作者与艺术创作者研究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中国人的创造从来都是从历史和传统中生长出来的,始终伴随着对历史的回溯与响应。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以贯之的。中国艺术传统注重“穷源竟流”,学院教育强调“守正创新”;今人的艺术创作始终与古人相往还,与先贤共吐纳,与大传统绵延一体。艺术院校的书法和国画专业都讲究“临、摹、仿、拟”,这四个字各有不同的含义,绝不是简单的复制模仿,而是与伟大作品直接照面、相契相知,继而自出机杼、别开生面。艺术家不但“抗志希古”“与古为徒”,更要“血战古人”“与古为新”——这正是中国文化从历史中演化创造、于传承中生生不息的守正创新之道。
正因如此,国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当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能量。对中国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历史依然活在今天,依然是构成“中国当代”的重要部分。正因如此,我们希望高等艺术院校的每个专业都能够做到在自己的道统中“源流互质”,都能够在历史的循环往复中、在古今的酬答唱和中形成一种继往开来的自新之道。
为此,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必须做到汇合研究、临摹、传习、创作而为一体,让中国艺术的观物之道、体物之法、语言系统、意境情致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在当代人的感知经验和精神土壤中重新生发;必须做到在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现实境遇中,重建“技进乎道”的艺术理想;必须做到以感同身受的感受力,启发心手贯通的创造力,重建一种中国艺术的伟大传承,即“身心发动、情意直观”的发生方式,“道艺兼通、理事相应”的精神指标,以及“返古开新、守常达变”的传习之道。
2022年,中国美术学院在杭州湘湖之畔启动湘湖校区的建设,其定位是打造传承文明基因、返古开今的中国艺术“国学门”;其宗旨是在中国古典学术的宏大视野和精深思想中,重建“诗书画印”兼备的通人之学;其目的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立一个艺术教育的高地。“国学门”聚焦“山水”“汉字”“器道”三大领域,开展针对“中华文明基因工程”的艺术研究和创作,在当代学院教育的框架中复兴中国艺术传承的古典脉络,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中彰显中国艺术的独特意蕴。我们不但要固本培元,接续先贤道统,活化历史文脉,重建“艺理相通、道术相济、学养相成”的艺术传统,更要守正创新,将古今概览之眼界、现实生活之体认,转化为艺术创作之资粮,创造出新时代艺术的清刚正大、高风峻骨。
身处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海纳寰宇古今,把握时代脉搏,感通人民之心,我们一定会开拓出一条中国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之路,一定会创造出不让古人、无愧时代的文化成就,一定会孕育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璀璨花朵。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