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浏览: 日期:2023-11-05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首师美院”)秉持“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以“重传统、倡多元、求创新”为根本特色,以“教育强国”为指向,将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北京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相契合。首师美院以问题导向,以系统观念和实践指向为具体的育人思路,紧密结合国家新课程改革前沿和北京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以体系化、多样化的教育课程、活动、展示为成果,将“价值观引领下问题导向的做中学”教学理念贯穿学习过程,为高校美术师范生和在职中小学美术教师中的拔尖人才提供创新性发展平台。
作为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首师美院美术学专业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单位,连续23年国家新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制定(修订)召集人单位,也是拥有20年历史的儿童乡村美育公益课题“蒲公英行动”的发起人单位。专业设有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卫天霖艺术研究中心等11个科研院所,美术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丰厚的学科资源,美术学专业为搭建首都基础美术教育拔尖人才协同发展平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首师美院将紧密围绕北京教育发展需求,深度链接北京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后发展和高校师范生拔尖人才培养的双向融通,聚焦首都教育引领的特色方向、着眼双向育人的合作模式,搭建与首都各区教研单位、中小学校、美术馆和博物馆公教部门、儿童美术展览活动等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首师美教为首都”的社会服务价值,培养立足北京、影响全国的高层次教师人才队伍。
首师美院科学梳理美育工作改革方向,夯实中小学美育新样态推进的思想根基。教师教育实验校联盟秉承“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原则,开展多样态区域教育合作项目、建设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建立起大学—区域—学校协作联动、多向激活的伙伴协作机制,充分体现学校立足首都、面向全国、对应国家重大需求、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以卓越的师范教育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联盟鼓励相关教师深入中学一线实践,并激励和保障专业教师通过实践形成丰富的教学研究成果。
2022年,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以下简称“育新学校”)“1+4”社会美育资源平台,即学校+场馆+高校及科研院所+艺术家工作室+基金会已见雏形。2023年,首师美院与育新学校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首师美院作为“博物馆大剧院‘1+4’美育课程联盟”的学术指导单位,推荐国内外优质学校加入联盟,负责联盟校美育课程研讨、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等学术指导工作;育新学校作为联盟的主席单位,负责设计、规划并落实与联盟校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育新学校同时还作为首师美院美术学(师范)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本科师范生提供教育实习实践岗位,实行双导师制,院校双方选聘专任教师共同作为学生实习指导教师,以“双导师”形式共同参与对实习生的教学指导。
“以教育促发展,以协作助振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首师美院在近20年“蒲公英行动”公益项目的基础上重新出发,发起“蒲公英在行动”公益项目,与地方高校合作共建,根植乡土文化,开展美术教育研究和社会实践,形成首都师大与地方高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乡村学校“四方深度链接”,建构“首都优质美育资源共享地方高校,携手同行共建文化乡村IP链”的合作新模式。“蒲公英在行动”公益项目以项目化的方式挖掘乡村民族文化的审美及教育价值,通过创作手工类、艺术类作品,展示独特民俗文化、乡土文化半岛官方体育,打造乡村文化IP,开展暑期夏令营、培育县域优秀美术教师,提高乡村文化自信,促使民族文化之根在乡村发芽,助力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发展。
“蒲公英在行动”项目首先立足民族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以课程的形式传承文化基因。项目组织当地教师、支教参与人员赴村寨、非遗工作坊等地调研民族民间美术,挖掘文化含义和教育价值。一方面,教师用文字、图片、视频加以记录,逐步建立地方性共享资源库,为乡土文化美术教学保存资料;另一方面,以地方美术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民间艺术注入新活力。项目以“美术节”的形式,带领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优秀美术教师在乡村学校进行课程资源调研、课程开发和授课,为当地儿童带去有文化性、趣味性的美术课程,惠及全校学生。在美术课的基础上,师生组织儿童开展美术主题的学习和游戏,寓教于乐,引导学生真诚表达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达到情感、认知与文化的共鸣。项目对艺术家、民间艺人开放,以公益形式邀请当地美术家、画家参加乡村地方的考察采风并进行艺术创作,同时邀请艺术家进课堂,分享创作故事、经验和方法,让艺术家和师范生深入交流。项目以“教育策展”的理念和思维,组织儿童作品、艺术家作品举办联合展览,凸显文化乡村、教育价值的重要元素,以展览的形式激发儿童的美术兴趣,让展览成为“第二课堂”,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美术交流。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