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浏览: 日期:2024-03-14
今天,青岛市教育局发布《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小编摘取了大家关心的相关要点,为你答疑解惑!
新建学校高起点发展是我们这次倍增计划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我市缩短新建校名校打造周期,缓解择校热的一项重点工作。相关工作推进以市级统筹、区市为主,现在我市正在制定《关于推进新校高位发展行动的实施意见》,不断优化新建校发展路径,落实人、财、物保障,为推进新建校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将从三个环节来开展新校高位发展工作:
一是建设一流教育设施。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将专业要求提前引入规划建设,优化并落实建设用地、校舍建筑、体育场地等办学条件标准,同时下大力气抓好新建校信息化建设,把新建中小学建成综合使用效能高、教育教学设施一流的精品学校。
二是建强校长教师队伍。我们将提前确定机构职能编制,配强新建学校校长,提前一年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半岛官方体育,为新建学校遴选、配备校长和教师;同时,建立新建校校长、教师跟岗培训制度,推动新建学校的干部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校长教师的素质。
三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我们鼓励新建学校以融合、聚合形式加入优质教育集团,推动教育集团内管理互联、师资互通、资源共享,加大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统筹力度,带动新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们将在新建学校试点“一长多校”办学模式,推动实现一体化办学的政策框架、制度体系、运行机制,让优质学校文化、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得到有效扩半岛官方体育展,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带动新建校高起点办学。
未来三年,我市将把100所新建学校打造成“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家长、社会对我市教育的满意度。
初中强校提质工作提出以后,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家对这项工作也充满了期待。初中强校提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多方发力、共同推进。具体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初中强校提质工作:
一是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初中学校办学活力。包括:强化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保障,通过优质学校输出教育理念、管理经验、精品课程等,快速提升初中学校办学质量;完善中考招生政策,逐步调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规模和录取方式,实施强基计划向初中学校延伸,促进生源的均衡配置,引导初中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深化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拓展高校、科研院所等课程与专家资源,建立城区优质初中学校帮扶农村初中学校发展机制,补齐农村义务教育短板。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初中学校育人水平。实施强德固本行动,精进实施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加强家校社合作育人,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育人新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们将下大力气推进教学改革,通过建立市、区(市)级教研员联系初中学校机制,尤其是加大对学业后30%学生的关注力度,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初中学校探索试点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等措施,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这些措施都是针对青岛市初中学校现在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措施制定的都是非常符合现在发展的实际。
三是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初中学校办学保障。在队伍建设方面,在集团校之间、区域之间开展中层干部相互挂职,加强初中强校提质试点学校校长配备和后备校长人才培养;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引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推动教师队伍梯队发展。在经费保障方面,提高初中生均公用费用拨款标准;设立初中学校强校提质专项奖补资金、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强镇筑基专项资金等,为初中学校强校提质提供充足经费保障。在设施配备方面,将强校提质的初中学校打造为信息化教学引领学校,通过建立引领校网络联盟,构建优质数字学习资源校际共享机制,建立强校提质初中学校教师集备研讨视频系统等,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扩增。
通过以上措施,3-5年后,我市将增加一大批优质初中学校,带动区域小学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市民上好学的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