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浏览: 日期:2024-04-11
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营职业学院立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三个服务”,紧跟全国全省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改革的战略部署,紧扣东营产业发展脉搏,以党建为引领,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获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产教融合50强、服务贡献50强、服务贡献卓越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等。作为高职院校代表,在2024年度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新一届校党委顶层设计、高点定位,于2023年4月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锐意改革创新、矢志跨越发展,创建高水平应用型职业技术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坚定质量提升、争先创优、升本跨越“三步走”战略,自2023年起实施创优升本“五年行动计划”,创新“一二三四五六”工作路径,即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条主线”,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开展“支部联学共建”开门抓党建、“百家机关、千家企业、万名校友走进东职”开放办学“两项活动”,构筑多元融合开放办学新格局;实现看学校有形象、看教师有尊严、看学生有前途“三有”目标,筑牢高质量发展强烈共识;党员干部努力争当政治领航员、师生服务员、安全保障员、廉洁示范员“四员”,构建全校干事创业新生态;实施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五进”暖心行动,形成以生为本服务育人浓厚氛围;推进大思政体系、产教融合、教师评价体系、学生教育培养“全链条”评价机制、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内部激励机制“六项改革”,用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工作。升本发展目标,改革创新导向,形成了“党委举旗定向、基层组织推进、各方力量汇聚、学生主体突出”的学校事业发展新格局。
学校认真贯彻习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锚定服务端稳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盐碱地综合利用、生态保护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勇担使命,砥砺奋进。一是打造黄河三角洲耐盐碱现代农业技术省级特色专业群,赋能盐碱地综合利用。建设盐碱地现代农业科教融汇共同体、盐碱地综合应用新技术研发中心,与省黄三角农高区科研团队合作开展“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研究,开展建库护“芯”行动,以研立教、以研导学、以研促创,培养盐碱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秀人才,实践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案例入选山东省教育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挑战盐碱地教学科研小分队”获评省级员先锋岗称号。二是建成石油化工技术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服务区域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联合成立全国高端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获批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山东省绿色智能化工新技术研发中心,建成区域首个新材料产业学院,填补省域新型功能材料职业教育空白。主持建成石油化工技术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辐射全国1500余家院校、企业。建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修制定全国化工类、安全类专业教学标准17个。实践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5%毕业生入职中国企业500强,14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
学校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和影响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六项改革”。一是推进大思政体系改革,沿着的东营足迹,创立安居富民、生态文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行走的思政课堂”,形成学生、教师、课程、专业、队伍和文化“六位一体”大思政工作体系,2023年教师课程思政研课比赛成绩名列全省前茅,15名学生志愿者服务2023年全国两会,被团省委确立为全省推优入党试点学校,获评山东省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二是推进产教融合改革,立足区域,根植产业,将57个专业调整优化至43个,与东营市8大产业20条产业链精准匹配、高度融合,牵头成立全国高端化工、人工智能等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全国第一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数字化+生产化”大规模升级校内实训基地,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推进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生产的深度融合,校企共建科教研创平台67个,实现技术服务收入3000余万元。三是推进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启动青年教学领军人才工作站、青年科研领军人才工作站、青年技能领军人才工作站“三青工程”培养计划,以评促培,以培促改;实施动态职称评聘改革,上能越级、下可降档,全面提升教师干事热情和工作压力,299名教师聘任至高级职称岗位,其中,2人由讲师直聘正教授。四是推进学生教育培养“全链条”评价机制改革,向服务学生和师生共治转变,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发全链条评价系统,学生成长、就业、发展全程贯穿,教师、家长、雇主全员参与,打造“一生一库”成长档案。五是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改革,以“育人讲台、科研平台、服务站台、创业舞台”四台共建,“学校、政府、企业半岛官方体育、人才集团”四方共用,“教学名师、科研专家、技能名家、管理行家”四向发展,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等瓶颈约束,近三年引进博士和企业高技能人才等51人。六是推进内部激励机制改革,健全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利益分配机制,设立重大专项奖励性绩效,极大激发了全校教师争先创优内生动力。2023年,学校取得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全省办学质量考核和第三方评价中成绩大幅提升。
学校牢固树立“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工作导向,把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抓落实,精益求精抓质量,形成了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一是强化综合协调。学校党委顶层设计、靠前指挥,对接平台填报、现场验收、项目审计等,成立11个专项工作组,细化流程,精准推进,高质量完成了“双高计划”终期绩效评价任务,获验收专家组高度评价。二是强化平台建设。自主设计和开发一体化项目绩效管理平台,采用WBS分解法细化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实现“任务下达、监测预警、动态考核、绩效评价”全周期闭环管理。三是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提效,制定项目实施、目标管理等制度8类20余项,覆盖“双高计划”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四是强化资金管控。建设智慧财务管理平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闭环管理链条,创新“学校自评+专家观摩+第三方审计”绩效评价模式,形成花钱有效、全程问效的评价机制。五是强化档案建设。规范基础档案建设流程,建设集“全域数据、立体呈现、快速查阅、画像分析”等于一体的“双高”数字档案馆,快速检索,依档考核,逐项销号。“双高计划”实施五年来,学校建成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新技术研发中心等17个,共取得国家级省级标志性成果254项、3223个。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为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东营职业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关于“大国工匠”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锚定“职教强国”战略支点,锐意改革创新,矢志跨越发展,抢抓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和“升本”发展的机遇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为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东职力量”。